豬“藍耳病”的先兆癥狀及防控措施!
現階段,藍耳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,堪稱豬場的頭號殺手,很多豬場都談“藍”色變,對該病的防控不少人也在做積極的探索。專家認為,藍耳病暴發前會有一些先兆,養殖朋友可以根據這些指標來評估豬場藍耳病的暴發情況,提前做好防控措施。
先兆一:母豬流產超過8%
豬場在14天內出現下述臨床指標中的2個,就可判定為藍耳病疑似病例:
1、母豬流產或早產超過8%;
2、死胎率達到20%;
3、仔豬出生后1周內死亡率超過25%。
先兆二:母豬返情增多體溫高
妊娠母豬早產,后期流產、死產、木乃伊、弱仔增多、返情比例加大、體溫升高。
先兆三:豬群帶毒率30%以上
專家認為當帶毒豬群超過30%時,環境沒辦法通過自行凈化而達到平衡,抗原與抗體之間的平衡被打破,疾病很容易在群體中傳播。
先兆四:副豬嗜血桿菌病的大規模暴發
臨床上一定程度上可以將副豬嗜血桿菌病定義為藍耳病的指示劑。據悉,假如一個豬場內副豬嗜血桿菌短時間內大規模暴發,需要弄清楚這是原發病還是繼發病,因為在藍耳病暴發前,豬群會繼發感染副豬嗜血桿菌病。
先兆五:母豬更新率超過40%
如果一個場的頭胎母豬與后備母豬加起來超過本群的40%,那么就需要對藍耳病高度警惕,需加大藍耳疫苗的免疫次數。
1、針對藍耳病疫情發生豬場和陽性不穩定豬場,使用減毒活疫苗,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,控制發病豬群的繼發性細菌感染,強化衛生消毒。同時還要對病死豬、糞便、污染物無害化處理。豬群生產穩定后應停止藍耳病活疫苗的免疫。加強飼養管理,禁止引入藍耳病陽性種豬。
2、母豬配種前免疫藍耳疫苗,疫苗免疫前應用征宇“支康寶”7-10天,凈化藍耳病毒;斷奶仔豬斷奶后應用支康寶7-10天,防止斷奶應激繼發副豬嗜血桿菌病;保育豬42天后應用“支康寶”7-10天,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;引種后應用7-10天,凈化病毒;生長豬藍耳病感染和易發階段,提前3-4周免疫疫苗,相隔一個月后再免疫1次,每次免疫疫苗前7天應用“支康寶”5-7天,避免豬體帶毒,保護疫苗成功率。發病期間也可應用“支康寶”治療。
“支康寶”—酒石酸泰萬菌素,最新第三代防控藍耳病的專用藥物,抑制藍耳病病毒,殺滅支原體,目前唯一能增加非特異性免疫力的藥物,有效促生長。
支康寶進入肺泡巨噬細胞后,能改變藍耳病病毒在細胞內復制所需的酸性環境,使病毒的復制和擴散受到抑制,使巨噬細胞得到保護,同時增強吞噬細胞的趨化性、吞噬能力及活化巨噬細胞,從而發揮抗病毒作用,有效對抗藍耳病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,明顯減少繼發感染,提高豬群健康水平。“支康寶”專業防控藍耳病,因為專一,所以專業。
征宇—支康寶主要抑制藍耳病病毒復制,用于防治畜禽支原體病、傳染性胸膜肺炎、鏈球菌病、回腸炎等。 1、豬藍耳病引起的發熱、厭食,沉郁、昏睡,不同程度呼吸困難,咳嗽。病理變化:皮膚色淡似蠟黃,鼻孔有泡沫;氣管、支氣管充滿泡沫,胸腹腔積水較多;肺部大理石樣變,肝腫大,胃有出血水腫;仔豬皮下水腫,體表淋巴結腫大,心包積液水腫。 2、豬支原體性肺炎(豬氣喘病)引起的咳嗽、氣喘、呼吸困難、消瘦、生長遲緩、飼料轉化率降低;病理剖檢時,發現病變主要在肺臟、肺門淋巴結和縱膈淋巴結,其他組織器官沒有特殊病變。病變特征為肺臟膨大,有不同程度的氣腫和水腫,雙肺的心葉、尖葉、中間葉和部分病例的膈葉前下緣出現對稱性融合性支氣管肺炎病變,其中以心葉最明顯,尖葉和中間葉次之。
眾所周知,藍耳病又稱繁殖與呼吸綜合征,近期征宇技術老師走訪市場時發現云南趙老板管理的120頭母豬場氣喘病突然暴發,養殖狀況很不穩定,場內豬群不間斷患有氣喘病,尤其在小豬哺乳期表現較為嚴重。 征宇技術老師推薦使用方案:母豬統一使用“支康寶”凈化21天,小豬飼喂開口料時,開始添加“支康寶”7天進行保健預防,已患病豬群進行針對性治療。經過兩個多月的調理,趙老板豬場病情已基本穩定,從那之后,小豬氣喘現象得以解決。因此,趙老板對支康寶產品特別信任,之后又采用了母豬保健套餐“豬滿圏+姆力健”給母豬進行保健。趙老板講述,以后有了征宇技術老師指導、有了母豬專用保健方案,現在對養豬越來越有信心了!
猜你喜歡